肝硬化失代偿期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为什么体检时要检查转氨酶
TUhjnbcbe - 2022/4/7 18:44:00
我国白癜风知名专家 http://m.39.net/pf/a_5941745.html

转氨酶是氨基酸与丙酮酸之间转移氨基的催化剂,是人体肝脏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催化剂,是判定肝脏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人体中的转氨酶种类很多,最重要的为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

ALT与AST常用连续监测法检查,即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nm处连续监测吸光度下降速度,计算其活性。

ALT

ALT在肝脏最多,其次为肾脏、心脏、骨骼肌等。

肝细胞中ALT活性约比血清中ALT活性高倍,因此即使1%的肝细胞受损,也足以使血液中的ALT活性升高1倍。

谷丙转氨酶为谷氨酸和丙酮酸之间转换的转氨酶,其反应机制如下:

ALT生理变异较小,因此常用作判断肝细胞损伤的灵敏指标,正常参考值为:成人40U/L。

1急性病*性肝炎

ALT阳性率为80%~%,急性*疸型肝炎患者出现*疸前2~3周即有转氨酶的明显升高,最高可达U以上,多为ALTAST。肝炎恢复期,ALT转入正常;重症肝炎或亚急性重型肝坏死时,一度上升的ALT在症状恶化的同时,酶活性反而降低,而胆红素却进行性升高,出现“酶胆分离”,常是肝坏死征兆。

2

慢性肝炎或脂肪肝

ALT轻度增高(-U),或属正常范围,且ASTALT

3

肝硬化或肝癌

ALT有轻度或中度增高,提示可能并发肝细胞坏死,预后严重

4

其他原因引起的肝脏损害,如心功能不全时,肝淤血可使ALT、AST明显升高

5

但ALT升高不一定是由于肝损伤引起的,某些药物如异烟肼、氯丙嗪等可不同程度的损害肝细胞,引起ALT的升高;骨骼肌损伤、多发性肌炎等亦可引起ALT的升高

AST

AST在心脏中最多,肝脏中AST含量也低于心脏,骨骼肌和肾脏等器官的AST含量更低。

AST有两种同工酶:分别位于细胞质(c-AST)与线粒体(m-AST),含量分别为60%与40%。

谷草氨酸的作用机制如下:

AST生理变异较小,因此可用于诊断AMI,正常参考值为:成人45U/L;AST也是肝炎患者的观察指标,且AST/ALT比值对判断肝炎的转归特别有价值。

AST、ALT联合应用对疾病检测的作用

急性病*性肝炎

1)急性病*性肝炎:早期ALT升高,出现*疸后ALT急剧升高,至*疸初期,ALT迅速下降。

2)部分无*疸型肝炎患者早期ALT升高不明显,长期留于较高水平,持续数月或数年而转为慢性肝炎。

3)轻型无*疸型肝炎常常只有一过性ALT升高,很快恢复正常。

急性肝炎恢复期ASL先于ALT恢复正常,重症肝炎早期,ALT明显增高,随病情恶化,大量肝细胞坏死,致血中ALT下降,甚至在正常范围内,但此时胆红素却进行性升高,呈现“酶胆分离”现象,预后极差。在急性肝炎时肝细胞轻度损害,血中ALT升高程度大于ASL,AST/ALT比值降低,如损害严重,线粒体受到破坏,血清m-AST才升高,故m-AST升高是肝细胞坏死的指征。

慢性肝炎和脂肪肝

1)慢性迁延性肝炎ALT、AST轻度上升、一般不超过参考值的3倍。当病变累及线粒体时AST升高程度可超过ALT.

2)慢性活动型肝炎、ALT多数升高至参考值3-5倍以上、且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如伴有肝坏死时ALT可升高到参考值10倍以上。

3)脂肪肝,ALT可持续轻度升高并伴有高脂血症。

4)肝硬化,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血清ALT可轻度增高或正常,失代偿期ALT可持续升高。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ALT活性较高可与*疸平行、AST升高不及ALT显著。

原发性肝癌,ALT可正常或轻中度升高,提示可能并发肝坏死,预后严重。

胆管疾病:胆管梗阻时,ALT中度升高,梗阻缓解后1-2周即可恢复正常。

急性肝炎、服用药物(尤其是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长期饮酒或一次饮用较大剂量,以及某些胆道疾病、心脏病时的心力衰竭,发热等等病症,均可引起ALT偏高。体检结果显示ALT医院做一个比较全面的检查,找出原因,及时处理。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体检时要检查转氨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