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后期往往伴随门脉高压,是很容易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并且常常是大出血。若患者内科治疗失败,TIPS则作为二线治疗方案或补救方案。门体分流术是针对门静脉高压症的并发症进行治疗的手术术式。主要是通过建立肝静脉与门静脉的侧支循环达到降低门区静脉的压力目的,常用于治疗由于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难治性腹水等并发症。其中介入治疗称作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intrahepaticportosystemicshunt,TIPS)。传统的Tips一般选择颈静脉入路,经肝静脉穿刺肝内门脉,建议分流道。
然而,临床上常会碰到一些情况复杂的门静脉高压症,如门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Budd-Chiari综合征等。以往传统TIPS手术在此方面风险高,手术成功率低,使得大部分患者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
早期,CTPV被视为TIPS的禁忌证。随着技术的提高,出现改良TIPS及辅助定位TIPS技术;但对于CTPV患者,总体技术成功率不高。针对这一临床难题,我科经过多年的临床探索和反复钻研,对传统的TIPS技术进行改良,在国内首创经皮经肝肝内门体分流术(PTIPS-PercutaneousTranshepaticIntrahepaticPortosystemicShunt)。
手术流程
图注: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右支),打通闭塞或狭窄的门静脉;栓塞胃冠状静脉。
图注:改良穿刺针经门静脉“顺行”向上穿刺肝静脉或下腔静脉,并由颈静脉鞘管抓出导丝建立工作通路;球囊扩张分流道。
图注:经颈静脉长鞘并行插入导丝进入门静脉。
图注:植入支架;球囊扩张支架,使之达到理想门静脉压力;栓塞穿刺道,完成手术。
Ptips优势
1、改变了穿刺入路,使TIPS手术当中最难的门静脉穿刺变得简单、容易、安全。
2、因PTIPS为细针穿刺,且穿刺过程均在肝实质内完成,与传统TIPS技术相比具有手术风险低、成功率高、适应症范围广等优点,且对于常规TIPS无法完成的复杂患者,可依据本方法的技术思想制定个体化穿刺方案,完成肝内门体分流。
---------华丽的分割线-----------
病例介绍
PS:
病例图片部分出自本科病例,手术演示图片为本科所独创,引用请说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