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悄悄来临。午后的大地腾起阵阵热流,树林中传出细细的蝉鸣,飞鸟拍着翅膀飞快的掠过,不愿作些许停留。偶尔下起一阵细雨,柔软而透明,空气被这旖旎所净化,清新的如同梦境一般。
初夏的味道很热,让人不住地抓狂,心情也随着这天气时而阳光明媚,时而阴霾不定。搬出一张椅子,坐在屋檐的阴影下,闭上眼,感受着阳光给予这季节的沸腾,一点一点,由脚底传遍全身,享受着无韵的时光。突然,嗅到一抹幽香,带着甜蜜而又清凉的惬意。
睁开眼,看见一个抱着花的女孩缓缓走来。她甚至没有发出一点声响,只是隔着一捧花,微笑着向我点点头,那双不带杂色的眼眸,闪动着翡翠色的光芒。
谁说仲夏都是湿乎乎的空气和粘粘的风,又是谁说烦热的夏天只能是躁动的?也或许,只是这样一点点清香和淡淡的微笑就可以幸福一个晴天。
今天小主给大家推荐的这一款,实在是像那弄堂里轻巧走过的姑娘,可以轻松带走你夏日的烦躁,陪你幸福的像花儿一样~
:
舒肝清热,健脾养血。用于肝郁血虚,肝脾不和,两胁胀痛,头晕目眩,倦怠食少,月经不调,脐腹胀痛。
:一次一袋(6克),一日2次
加味逍遥丸,顾名思义,就是“逍遥丸加味”,——加了栀子和丹皮这两味(因此有些地方也把它称为“丹栀逍遥丸”)。为什么要加这两味药呢?因为人的肝气一旦郁结,气血就不能顺利流通,气血流通受阻,就容易生热,这就是上面我们所提到的肝郁“化火”。栀子和丹皮都有清热作用,栀子清气中的热,丹皮清血中的热,两药同时使用,气血中因肝郁产生的热就能够被清散。
在逍遥丸中,柴胡理气,解决“肝郁”问题;白芍和当归养血,解决“血虚”问题;茯苓和白术健脾,解决“脾虚”问题;如今加味逍遥丸中又加入了栀子和丹皮,解决了“化火”的问题,——所以说,“加味逍遥丸”较“逍遥丸”病机覆盖得更加全面。
从治未病角度理解加味逍遥丸
“治未病”是中医的特色优势之一。具体说来,又分为两个层次: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
什么叫既病防变呢?就是“亡羊补牢”,——已经生病了,不让它加重,甚至演变成其他更重的病。
比如,慢性肝炎早期多属于肝郁脾虚证型,这时若及时用加味逍遥丸(汤)疏肝清热、养血理脾,肝炎就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不往肝硬化发展或至少减缓向肝硬化发展的速度,自然也就减少了肝硬化失代偿期各种严重并发症(腹水、*疸、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等等)乃至肝癌的发生几率。
再比如糖尿病,中医称之为“消渴病”。典型的糖尿病常见有“三多一少”表现,即食多、饮多、尿多、形体消瘦。但您环顾一下四周,被下了“糖尿病”诊断的亲友们都有这“三多一少”吗?不一定,对吧。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疾病的阶段不同。当典型的“三多一少”出现时,往往已到了糖尿病中期,中医辨证也至少已到了“肝肾阴虚”的阶段。而在此之前呢,其实除了指标不正常外,一部分糖尿病患者初起往往只表现为急躁、易怒,食欲下降,这时正是“肝郁脾虚化火”的状态,如果及时用加味逍遥丸(汤)予以控制,不让那些肝火、郁热去烧灼体内的阴津,不止当下的症状会消失,血糖也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出现“三多一少”症状甚至糖尿病各种严重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等等)的几率相应也就会明显降低。
再说说未病先防。这属于一种更高层次的“治未病”,就是还没有正式生病,但已有了导致生病的因素,及早予以遏制,不让疾病真正发生。
就加味逍遥丸来讲:和别人吵架了,很气愤,可以吃两包;被老板冤枉批评了,很委屈,可以吃两包;“每个月那几天”之前的一两周老感觉自己遇事压不住火儿,也可以吃两包……。总之就是一个目的:情绪不好时马上给自己疏疏肝,理理气,“防患于未然”。
夏季的闷热总是会让人多一些烦躁,肝气偏旺,像是北方干旱的森林,动不动就上火、起急、生气或是抑郁不爽。就让这贴心的加味逍遥丸陪您安心的度夏,告别烦躁,愿每一个姑娘都爱上幸福的微笑~
结语
加味逍遥丸绝对是个好药,很多叫得出甚至叫不出名字来的所谓“怪病”,只要证型相符(肝郁脾虚化火),都可以用它来治疗。但是,更高的境界还是不吃药而身体健康。调整心态,学学“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东坡,学学“醉卧云端笑人间”的酒剑仙,看淡些,想开些,逍遥健康地过此一生,岂不最好?
夏季的闷热总是会让人多一些烦躁,肝气偏旺,像是北方干旱的森林,动不动就上火、起急、生气或是抑郁不爽。就让这贴心的加味逍遥丸陪您安心的度夏,告别烦躁,愿每一个姑娘都爱上幸福的微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