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好 http://www.txbyjgh.com/m/说到书法,不少人想到的是历史上鼎鼎大名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换句话说《兰亭序》、书法、王羲之已经融为了一体,只要提到这三个词,人人都能想到另外一次词语。可王羲之到底给后世留下了哪些书法杰作呢?准确的说,东晋时期王羲之的真迹流传到今天的寥寥无几,唯一一件疑似真迹还流失到了日本。至于为何不能够流传到今天呢?收藏家马未都曾就直接说过“时间太久了,纸质书法根本不可能保存那么久”,也就是说今天所说的王羲之说法基本都是后人临摹的,但临摹得很出神,因此被当作真迹对待。王羲之画像王羲之作品的摹本除了《兰亭序》被当作真迹对待之外,收藏于上海博物馆,并且是镇馆之宝之一的《上虞帖》也是重要的一件。这古书帖又名《夜来腹痛帖》,顾名思义这是王羲之半夜肚痛后写下来的,原文如下:得书知问。吾夜来腹痛,不堪见卿,甚恨!想行复来。修龄来经日,今在上虞,月末当去。重熙旦便西,与别,不可言。不知安所在。未审时意云何,甚令人耿耿。《夜来腹痛帖》局部当时的王羲之已经步入晚年,成为了现代人眼中的“老人”,然而这名老人因为肚痛睡不着写下的书法,在千百年后居然受到了世人的嫌弃,随后又成为了价值连城的宝贝。要知道,只要是王羲之之物,历代以来都会被文人墨客重视。根据古书帖上的印章以及题字可以看到宋徽宗的泥金书签题“晋王羲之上虞帖”等历代名人的题字。明朝时期,古书帖被藏于晋王府,清嘉庆时为翰林商载所收藏。而古书画遭人嫌弃则是在建国后。上海博物馆年,有关文物工作者从民间“征集”文物,包括《上虞帖》在内的大批文物被调往上海博物馆,不过当时的专家对这书法好像没有多大的兴趣,认为这不是王羲之真迹,而是“赝品”后就被当成垃圾丢在“垃圾桶”里面。3年后的年,有专家在整理文物是,发现文物仓库中一个陈旧的“垃圾桶”里面都是废纸、废书以及写有“晋王羲之‘上虞帖’”的绢签的书帖,当时发现专家万育仁就觉得此物非同寻常,随后经过重新鉴定后证实这是王羲之《上虞帖》的唐摹本。《夜来腹痛帖》局部别说这是不是与王羲之有关的书法,只要说是唐代时期的字画,那都是非同寻常的文物。可惜的是,《上虞帖》因为在“垃圾桶”中待了3年而无人问津,导致文物严重的损坏,毫不夸张的说,千年以来,破坏这古书帖最严重的时期就是被当成垃圾的这3年。后来,严桂荣等著名古字画专家经过长时间修复后,最终采用了“火烧法”将破碎、有将近20处损坏的《上虞帖》唐摹本修复,古书法才能重现世间,成为上海博物馆的重要文物。《平安帖》或许有不少人觉得,这所谓的古字画其实没有实在的历史意义,有的只是被炒作的艺术价值。其实不然,文物代表的是历史与文化,而字画更是直接表现出了历史的传承。也有不少人可能会好奇,王羲之晚年时期因为肚痛留下《上虞帖》的市场价值到底多少呢?按理说国家文物是不能以金钱来衡量的,但这《上虞帖》如今价值绝对远超3亿元人民币。要知道,在中国嘉德年秋拍夜场上,王羲之的草书《平安帖》唐代摹本被拍出了3.08亿元的天价。而这历史名气不亚于《平安帖》的《上虞帖》若是允许被拍卖,其价格必定远超3亿元。